close

1535715382_Q1.gif  


台灣戲偶

傳統布袋戲於一兩百年前傳入台灣後,在這塊土地的滋養
下孕育出相當精采多元的偶戲藝術。加上台灣特殊的殖民
地背景(由清治、日治、國民政府…),傳統布袋戲也在
一波波政治潮流中,波濤演進,一脈相承,卻又百家爭
鳴,形成台灣最具象徵性的劇種之一。

傳統老戲偶因年代久遠及使用程度,傳世的作品多呈散落
錯置的狀況;

通常傳統戲偶只有在演出前才會完成裝配工作,每個偶頭
因應不同的戲偶會有不同的裝扮出現-因此在演出前後戲偶
多半呈現衣、帽、偶身分置各處的場面,只在演出戲碼確
定後再重新整換衣裝上場。


因此,我們若想要欣賞一尊完整的戲偶,只有透過演出時
的驚鴻一瞥。

也因此,我們很難從一整籠的戲偶中找到一尊完整的戲
偶,更不用說經由古物流通和買賣一波三折過程的作品。


十三年來彰藝坊致力的工作,便是希望還原(復原)掌中
戲偶本身的獨立性、完整性。這些手工原作的內在價值是-
-規矩的內蘊、堆砌的深化、誇張的強調、古典的再創。這
些深刻的內在品質便是透過這一代代傳承的歷史戲偶訴說
了出來…。


< 以下的歷史篇將透過戲偶的演進風貌,說明戲偶在不同
的政治、社會…等背景下,因應時勢及潮流的縱橫切面發
展。

再次重申:戲偶如真人,它們隨時可以換上不同的裝扮-一
人分飾多角;今日的無名小卒,明日可能已化身為堂堂君
主。這些戲偶猶如沈默的工作者,為表演藝術而生生不
息。而當它們一一走下舞台,便成為這一篇篇的歷史見
證。

附帶說明的是,以下的歷史篇章,除了反應政治時勢的宣
傳劇外,其餘如:古冊戲、金光戲、電視布袋戲…,都是
至今仍遍存台灣的表演戲項,它們持續在各個舞台綻放各
自的風華,並未絕跡。
參考資料

 

 



Http://www.bodehi.com.tw/1histroy/history.htm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灣戲偶 攝影作品
    全站熱搜

    唐藝廣告視覺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